7月7日至8日,甘肃省文物局组织专家对平凉市博物馆可移动文物保护项目进行结项验收。敦煌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苏伯民,陕西省文物保护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马涛,敦煌研究院科研管理处处长、研究员陈港泉,南京博物院图书信息部主任、研究员张小朋应邀评估验收。省文物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白坚主持验收,省文物局博物馆与社会文物处处长赵剑飞,市文旅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陶治林参加验收。
7日下午,专家组深入平凉市博物馆文物库房和展厅,实地查看了文物保存环境测控设备、文物储存柜、恒温恒湿展柜、文物囊匣装具等预防性保护设备,以及铜器和铁质文物保护修复效果,现场考核了工作人员操作情况,对项目实施效果进行了现场评估。8日上午召开了验收会议,市博物馆作了工作汇报,介绍了项目实施及初验情况,项目实施单位分别演示汇报了项目实施过程及效果。专家组详细审阅了项目立项及资金下达文件、招投标文件、政府采购合同、设计及实施方案、文物修复档案、结项报告、初验资料等,对项目预期目标、技术路线、方法步骤、设备运行等情况进行了质询和讨论。专家组一致认为四个项目都能够严格遵循相关规定和行业技术标准,按照方案制定的技术路线实施,项目管理规范,设备运行正常,符合合同约定,保护效果良好,达到了预期目标,同意全部通过结项验收。
平凉市博物馆可移动文物保护项目的成功实施,引入了先进的预防性保护理念,配置了完善的文物储藏及展示设施,切实改善了馆藏文物保存环境,建立了三维文物数据管理系统和文物数字化服务平台。现代科技手段的加持,有效遏制了文物病害,维护了文物安全,延长了文物的寿命,让灰头土脸的“老古董”容颜焕发,传承了历史印记,存续了文化根脉。同时,也实现了馆藏可移动文物的科学管护和信息资源的活化利用,为更好地让馆藏文物“活”起来创造了先决条件。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公海赌赌船官方网站
本文由:公海恒温恒湿机环境设备提供